当前位置:芙蓉文章网 散文美文 欲望旅行

欲望旅行

收录时间:2021/5/29 2:02:14

关键字:欲望  缺乏  追求  弗洛伊德  

阅读:193
下一篇:记忆在茶之外

坐在巴士上,耳边是mp4传来的激烈说唱,看着窗外快速后退的风景,大脑里的图景运转更快。

我看到了什么?人类亘古不变的欲望追求,还是自己的狭隘梦想?

什么是欲望?金钱?财富?女人?房子?车子?权势?名望?这一切到底怎么了?人们为什么臣服于无尽的欲望?

欲望从哪里来?欲望沟壑可能填满?

“欲望”的概念古已有之。基本上认为,欲望是一种“缺乏”。柏拉图认为,欲望是一种主体的缺乏,需要获得客体把缺乏充填。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“eros”的意思就是“缺乏”的意思,说明人们的欲望是难以满足的。大多数西方哲学家都追寻这一立场。例如,黑格尔在《精神现象学》中指出:欲望即欠缺,它只能被他人的欲望所满足。每个主体都想以他人的欲望作为自己的欲望对象。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,人自从脱离母体,就陷入了毕生回归原出所赋予的而今却失去的安全的追求中,人生来惧怕孤独,天生寻求某种保护,而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者弗罗姆在弗洛伊德的启发下,提出了人类生来“逃避自由”的本性,借以解释法西斯主义何以流行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。

欲望仿佛是贪婪的野兽,只有短暂的满足,满足后依然是无尽期的饥渴,继续追求,拼命只是为了满足那永远不能完全满足的欲望野兽。“拉康的欲望意在表明人对失去的幼儿天堂毕生无效追求的命运”,这个概括说明了人的欲望不懈而徒劳的奔突。欲望不可能有具体的对象,“或者说,主体经去势而失去了具体的对象。欲望干脆就是‘对象欠缺’的现象”,“其对象不是实在物而是一种幻想的关系”,是对无法达到的爱的无意义的追求。

就这样成为欲望的奴隶?我不甘心!!!!!!!!!

怎样走出去?也许,wǒ men首先要做的是从思想上解放自己。欲望是缺乏,古人这样说,近代的黑格尔、弗洛伊德和拉康他们也这样说,亏得他们还是什么家,难道wǒ men就没有出路了?

我在哲学的海洋中航行,在漫天飞舞的文字中寻找出路。

德勒兹和加塔里?我的眼前一亮!他们告诉我欲望的存在必须以聚集体(assemblage)为前提,欲望不会产生于聚集体或称之为内在平面(plane of immanence)或强度平面(plane of consistency)等欲望活动场所之外,而这样的场所是建构起来的,而非自发的。故“欲望也是建构者,而非自发者”。他们接着强调说:“wǒ men甚至不认为是内在的动力促成欲望的产生,内在平面(plane ofimmanence)与内在化(interiority)无关,它更像一个外部,所有欲望从中而来。” 然后聚合在一起,形成合流,所以欲望是聚集体,是相加的产物,而非得到什么缺乏的东西。欲望也不是什么快乐,相反快乐的追求打破了生产性欲望的正常流动,使其不得不重新等待时间,续接欲望的生产活动。他们认为:“欲望不缺乏什么,不缺乏什么目标,要说有什么缺乏的话,那是主体缺乏欲望,或曰,欲望没有固定的主体”、“欲望的目标本身就是真实界(the real)”,“需求来自欲望,它们是存在于欲望产生的真实界的反产品(counterproducts)。缺乏是欲望的反作用(countereffect) ,缺乏在自然和社会真实的内部积淀和分布”。为了证明缺乏来自于欲望的观点,他们还特别用社会生产与交换中的缺乏为例,指出:“市场经济的功能之一就是故意造成缺乏,这是统治阶级的艺术,从而在原本丰富的生产中造成需求与缺乏的效果。”

哦,原来欲望不是来自于自身的缺乏,我的欲望更多不是生存需要,而是社会生产出来的。欲望不是沟壑,它本身也是社会化产品,然后强加于我身上。我的欲望不是我的缺乏,欲望是市场发展甚至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。

看清楚了,终于明白了。

wǒ men本来都不贫穷,社会把贫穷强加于wǒ men身上。

知道了。

不过,知道了,又能怎样呢?

到站了。耳边的音乐继续。我还要继续前进。方向?在前方。

欲望  缺乏  追求  弗洛伊德  

下一篇:记忆在茶之外
精彩推荐
相关文章
Copyright © 2024 芙蓉文章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豫ICP备2021019821号     豫公网安备41032202000179